時間:2018年07月25日 瀏覽數:
無論是從產業發展過程還是國家政策法規來看,還是實際應用過程中,應急管理中安防產品與技術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近幾年隨著國家政策法規的推進,應急產業正迎來重大的發展機遇,2016年11月,2016年度“公共安全風險防控與應急技術裝備”重點專項社會安全領域相關項目實施方案推進會召開,對“重特大社會安全事件現場處置技術與裝備研究”、“重要場所安全保衛關鍵技術研究”、“立體化智能安全卡口研發與應用”、“公共安全監控視頻安全共享與特征分析關鍵技術研究”4個項目實施方案進行集中論證,并就項目實施如何更好地與行業部門需求對接,促進成果落地應用進行研討。2017年年初,《國家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印發,進一步指明了我國應急產業的發展方向。
2017年4月25日,科技部發布了《“十三五”公共安全科技創新專項規劃》,該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期間公共安全科技領域的發展思路、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涵蓋了社會安全、生產安全、綜合保障與應急等公共安全科技領域。
2017年7月,工業信息化部印發《應急產業培育與發展行動計劃(2017-2019年)》,進一步明確2017-2019年我國應急產業培育和發展重點任務,推動應急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行動計劃》強調重點發展高精度災害監測預警與信息發布產品、高可靠風險防控與安全防護產品、新型應急指揮通信與信息感知產品、特種交通應急保障產品、智能無人應急救援裝備、突發環境事故應急處置專用設備、先進社會安全保障產品等十類標志性應急產品。《行動計劃》還針對應急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提出,突破極端自然災害、重大事故災難、突發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事件監測預警,加快推進消防、安防、生產安全、交通安全、醫學救援、防災減災、反恐防暴等應急技術工程化,促進物聯網、北斗導航、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高新技術應用于突發事件應對并形成新產品、新裝備、新服務。
在2018年年初,《關于推進城市安全發展的意見》中,指出強化安全科技創新和應用。加大城市安全運行設施資金投入,積極推廣先進生產工藝和安全技術,提高安全自動監測和防控能力。加強城市安全監管信息化建設,建立完善安全生產監管與市場監管、應急保障、環境保護、治安防控、消防安全、道路交通、信用管理等部門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共享機制,加快實現城市安全管理的系統化、智能化。深入推進城市生命線工程建設,積極研發和推廣應用自身的風險防控、災害防治、預測預警、監測監控、個體防護、應急處置、工程抗震等安全技術和產品。建立城市安全智庫、知識庫、案例庫,健全輔助決策機制。升級城市放射性廢物庫安全保衛設施。
從國家相關部門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法規來看,我國應急產業正呈現蓬勃發展態勢,應急產業體系也基本形成,其中安防系統成為重要的支撐力量,在提高防災應急、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的綜合能力上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安防技術應用多樣,為打造立體防控體系增添助力。
(轉自中國安防行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