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03月13日 瀏覽數:
海底電纜在當今世界的信息化建設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海底電纜的破壞對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經濟發展都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其安全性也越來越得到重視。近年來出現過多次漁船的拖網或船錨將海底電纜掛傷或拖斷的事故,導致全島停電或通訊中斷,嚴重影響了當地人民的生活及經濟的發展。
而在整套平臺中關鍵點就是平臺的眼睛:遠距離激光夜視儀及熱成像,我司自助研發的遠距離激光紅外夜視儀,采用主動激光紅外夜視技術,具有紅外矯正、高清、背景反差好、不受外界照明影響等特點,使用高分辨率低照度彩轉黑攝像機,可進行晝夜連續監控,夜間可發現3000米處船只等目標。并集成了激光照明器自動變焦、同步變焦、光軸微調等多項專利技術,操作維護方便、性能穩定可靠。我司熱成像采用非制冷紅外探測技術開發,適用于全黑和霧、雨環境下的遠距離監控,可探測到15公里以外的船只等目標。
穿透黑夜或濃厚幕云霧中探測目標,準確定位高速運動的物體,探測距離遠可達十幾公里,這是曾用于軍事領域的高清透霧監控技術。如今,山東神戎公司將此技術成功應用于海底電纜監控中,為海纜的安全運行戴上了“透視鏡”。
因海島特殊的地理環境,海纜成為島際電力聯網的生命線。隨著各地群島開發區的建設,保障安全供電重要性越來越突出。近年來,隨著臨港工業的發展和海岸線的開發,航行、修造、停港、施工的船只逐年增多,海纜錨損危險增加。為保護海纜安全運行,該沿海電力局先后采取了多項措施,如禁錨標志、遠程視頻監控、報警系統、智能語音提醒裝置等,在此基礎上又著手研發海纜運行監控一體化平臺。據悉,該平臺實現了對電網輸電海纜的多方位、多技術手段的立體化監控,滿足對海纜運行區域防外力破壞的監控要求。
據悉在此基礎上,該沿海電力局正深化設計的“海纜運行監控一體化”系統。此系統是對原有的海纜監控報警系統進一步深化,充分應用國內監控報警領域里自身的電子海圖、AIS信息、光電感應、激光夜視儀及熱成像視頻監控、雷達監控、警示標志遙測、圖像智能分析、智能語音等設備或系統的功能和技術,來實現各自功能互補和系統聯動,提高對監控區域船舶的識別率,提醒船只在禁錨區內不得錨泊。該項目深化設計成功后,將成為全天候的、海纜綜合監控應用平臺,將開創高端監控設備在電力行業應用先河。屆時,系統可以有效屏蔽各種因素引起的誤報警,大大提高報警的真實率,利用綜合監控報警技術手段來防止海纜錨損等事故的發生,也為海纜瞭望臺實現無人值班創造了條件。
公司將會定期派遣相關的技術及售后人員進行跟蹤檢查和維護。相信有公司產品的助力,有公司技術人員的支持,海底電纜會更安全,浙江經濟會更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