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06月12日 瀏覽數:
盡管2014年智慧城市從概念走向現實,然后混沌的啟蒙式探索,幾乎可用“頂層設計”一筆帶過。而進入2015,包括騰訊、阿里、中國電信等在內的應用服務商、運營商、解決方案提供商、設備商等各路大咖攜PPP模式、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重器”紛紛登場,使得智慧城市建設迎來黃金時代。
一、第三批試點名單
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和科學技術部辦公廳4月7日聯合發布了《關于公布國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試點名單的通知》(下稱“《通知》”),確定北京市門頭溝區等84個城市(區、縣、鎮)為國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新增試點,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等13個城市(區、縣)為擴大范圍試點,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承建的41個項目為國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專項試點。加上前兩批公布的193個城市,截至目前,我國的智慧城市試點已接近300個。
二、PPP模式
業內預計2015年財政部將大力推廣PPP模式,而總體而言易業界企業對此模式的態度算得上是“喜聞樂見”,PPP運作模式效率較高,相比招投標模式完全依賴政府資金,PPP模式將有效利用政府資金撬動社會資金,智慧城市產業大咖可以在論證、立項、可行性研究階段就參與進去,圍繞運營問題推動項目的落地;另一方面,由于PPP項目的主體是多元化組成的,各方共同判定可行性,一旦論證可行將盡快落地,有助于推動項目進展,加快建設,尤其對于大項目而言更是如此。
三、跨界融合
從投資熱點的角度看,過去數年,投資熱點分布依次為智慧交通、智慧應急、智慧醫療、智慧政務;2015年,隨著中央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在國家信息惠民工程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城市將減少審批事項、簡化辦理流程,強化信息惠民效能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突破口,社區、醫療、教育、養老、旅游等行業細分市場將成為多方攜手掘金的新空間。
種種跡象表明,無論是互聯網公司,還是傳統IT企業和電信運營商而言,都無法獨立承擔智慧城市龐大的服務入口,跨界整合是不二之選。而我們也在新興市場看到,這種跨界整合也逐漸成為趨勢,比如在智慧社區市場,相當一部分互聯網公司正與傳統的地產商、物業公司合作,開發出許多值得借鑒的商業模式。
四、互聯網+
“互聯網+”是互聯網與傳統行業融合發展的新形態、新業態,不僅有利于發展壯大新興行業、打造新的產業增長點,也有利于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增強新的發展動力。“互聯網+”時代,以更大的力度加快建設融合“光纖+”、“4G+”、“WiFi+”等“互聯網+”基礎設施,實現泛在連接,滿足海量接入;大力提升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的應用能力,深入理解各行各業對“互聯網+”的核心需求,尤其聚焦智慧城市框架下的政務、制造、教育、醫療、物流、商貿等六大重點領域。
五、大數據
結合智慧城市對信息的需求,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落腳點為——為智慧城市的各個領域提供強大的決策支持。在城市規劃方面,通過對城市地理、氣象等自然信息和經濟、社會、文化、人口等人文社會信息的挖掘,可以為城市規劃提供強大的決策支持,強化城市管理服務的科學性和前瞻性。在交通管理方面,通過對道路交通信息的實時挖掘,能有效緩解交通擁堵,并快速響應突發狀況,為城市交通的良性運轉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在安防與防災領域,通過大數據的挖掘,可以及時發現人為或自然災害、恐怖事件,提高應急處理能力和安全防范能力等。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大數據將遍布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從政府決策與服務,到人們包含衣食住行在內的生活方式,再到城市的產業布局和規劃,直到城市的運營和管理方式,都將在大數據支撐下走向“智慧化”,大數據成為智慧城市的“智慧引擎”。
六、智慧社區
進入2015年,智慧城市建設沖在前面的當屬智慧小區。智慧城市的推進是先從智慧小區、智慧交通、智慧商圈開始,一點點冒出來,接下來互聯互通,然后形成一個整體。所以從發展趨勢來看,智慧城市是城市發展的必然過程,因為技術和個人需求在發展,城市管理在發展。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及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社區的應用不斷發展,社區將變得更加智慧,我們認為智慧社區正處于發展初期階段,未來發展潛力巨大,智慧化應用將滲透到居民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智慧城市建設的大背景下,智慧社區的不斷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智慧城市的發展,可以說智慧社區是智慧城市的縮影。
七、智能交通
在智慧城市中,智慧交通占有重要地位。現在,傳統的城市交通管理模式,已經難以解決人口劇增引發的出行量暴漲的困擾,尤其是私家車快速增加給城市交通帶來的擁堵等痼疾,僅靠增建道路,已經緩解不了交通需求與交通設施供給的尖銳矛盾。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如能率先建成“數字交通”工程,通過植入監控、監測、交通流量分布優化等技術,完善公安、城管、公路等監控體系和信息網絡系統,實現以交通誘導、應急指揮、智能出行、出租車和公交車管理等系統為重點的、統一的智能化城市交通綜合管理和服務系統建設,必將全面提升城市監控力度和智能化管理水平,進而確保交通運輸安全、暢通。
八、智能家居
家庭,作為城市中的小單元,是構成城市的一個小細胞,也是智慧城市的小節點。打造智慧城市,只有讓每個百姓家先實現智能化,這個城市才能稱得上智慧。而相關專家也表示,“智慧”是賦予精神的一種境界,是讓市民依托信息化基礎建設的完善,充分享受城市信息化帶來的智慧化城市生活。由于智慧城市的建設覆蓋諸多領域,交通、醫療、安防、社區、電網等等都是智慧城市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智慧社區、智能家居又是與百姓密切相關的部分,所以,作為貼近百姓生活的智能家居,無疑會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大亮點,也是必經步驟。
九、“云上貴州”
云上貴州系統平臺是全國首個省級政府和企業數據統籌存儲、共享開放和開發利用的云服務平臺。平臺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阿里云飛天操作系統和國產服務器、交換機等產品,實現自主、安全、可控。通過政府數據整合、共享、開放,帶動企業、社會數據集聚及開發應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推動產業發展,服務改善民生。平臺依托貴州通信運營商IDC機房,購置國產服務器、交換機等設備,采用阿里飛天云操作系統構建彈性計算集群、開放存儲集群、負載均衡集群、關系型數據庫集群。單個平臺基本集群可提供12萬核計算資源、100P存儲資源、500T內存資源的服務能力。
在大數據路上疾馳的阿里巴巴集團、騰訊控股找到了智慧城市對接貴陽的入口。阿里云展區的數據大屏實時顯示著全球用戶訪問“云上貴州”的情況。“云上貴州”投入使用的有貴陽交通數據、醫療數據等。另外,憑借人臉識別技術,阿里云正在同貴州交警探討建立視頻監控系統的“大腦”,改變攝像頭只能當“眼睛”的現狀。
十、中興+俄羅斯
隸屬于俄羅斯技術公司的俄羅斯電子股份公司與中國中興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協議研究雙方在以創新形式完成“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系統”等領域的合作發展前景,協議預期價值為人民幣12億元。報道還提到,中興公司已經擁有建立相關專業通信系統的經驗。
“一路一帶”戰略上的將智慧城市的大咖們帶出過門。包括中興、華為在內的優質企業在前期更參與了海外的通信建設,憑借其深厚的技術積累、豐富的海外項目運作經驗在打造國與國“互聯互通”的信息高速公路中受益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