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03月13日 瀏覽數:
2016年6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聯合發布了《“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加快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到2018年,打造人工智能基礎資源與創新平臺,人工智能產業體系、創新服務體系、標準化體系基本建立,基礎核心技術有所突破,總體技術和產業發展與國際同步,應用及系統級技術局部領先。
《方案》要求加快建設文獻、語音、圖像、視頻、地圖等種類數據的海量訓練資源庫和基礎資源服務公共平臺,建設支撐超大規模深度學習的新型計算集群,建立完善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研究網絡安全全周期服務,提供云網端一體化、綜合性安全服務。進一步推進計算機視覺、智能語音處理、生物特征識別、自然語言理解、智能決策控制以及新型人機交互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為產業智能化升級夯實基礎。
《方案》提出推動互聯網與傳統行業融合創新,加快人工智能技術在家居、汽車、無人系統、安防等領域的推廣應用,提升重點領域網絡安全保障能力,提高生產生活的智能化服務水平。支持在制造、教育、環境、交通、商業、健康醫療、網絡安全、社會治理等重要領域開展人工智能應用試點示范,推動人工智能的規模化應用,全面提升我國人工智能的集群式創新創業能力。
其中《方案》提出實施智能安防推廣工程,鼓勵安防企業與互聯網企業開展合作,研發集成圖像與視頻精準識別、生物特征識別、編碼識別等多種技術的智能安防產品,推動安防產品的智能化、集約化、網絡化。支持面向社會治安、工業安全以及火災、有害氣體、地震、疫情等自然災害智能感知技術的研發和成果轉化,推進智能安防解決方案的應用部署。支持部分有條件的社區或城市開展基于人工智能的公共安防區域示范,加快重點公共區域安防設備的智能化改造升級。
(轉自中國安防行業網)